“板桥”加盟“中超”
- 编辑:admin -“板桥”加盟“中超”
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(记者石建松)本赛季中超联赛北京国安与青岛海宇的比赛进行到一半时,来自西中街小学、先新胡同小学、黄城根小学和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八支自然班足球队的40多岁的足球小伙子走进了体育馆草坪。北京工人体育场。他们每一次精准的传球、敏捷的运球和自信的射门,都在首都展现了大学橄榄球队的敏捷性和进步。 “班超进军中超”这一独特赛事,将北京大学生足球的活力与职业赛场紧密相连。为了系统化推进大学生足球运动,北京市建立了完整的市、区、学校、班级四级联赛架构。数据显示,仅今年第一学期,全市99.7%的中小学(1221所学校)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各类班级竞赛。共举办班级比赛19.4万场次,参加人数498.6万人次,其中足球班级比赛4.5万场次,参加学生人数96万人次。大学生足球已形成“区有特色、学校有品牌、班级有比赛、人人参与”的良好生态系统。 “潘超”进军“中超联赛”是北京“大学生足球主题月”的重头戏,标志着北京“潘超”联赛的出色表现首次得到凸显。他将出现在职业足球的最高舞台上。据介绍,为继续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的氛围,拓展体育与教育融合的广度和深度,北京市计划将“中超甲级联赛”成为常态化、持续化的品牌活动。未来,北京市教委将联合体育部门、职业俱乐部研究推出“班级奔CBA超级联赛”、“班级奔超级排球”等一系列活动,帮助热爱篮球、排球等运动的学生进入国家顶级职业联赛。这一系列跨界活动是基于“新范围、新品质”理念的北京校园体育发展模式的深刻创新。高水平平台目标是通过激励和示范效应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,构建丰富多彩、高品质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体系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毅表示,全国足球活动大会为校园足球活动指明了方向。北京g把大学生足球作为贯彻“健康第一”教育理念、促进体教融合的重要工具,努力扩大大学生足球的覆盖面和参与率。下一步,北京将继续打造全民“班超”联赛,以“班超成中超”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亮点,不断探索大学生足球发展新领域,培育新成长素质,为中国足球健康长期发展筑牢青少年基础。 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。
